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学院电话:0851-83613335
招生电话:0851-83606673
0851-88308990
微信公众号:rwkjxy2001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8:04 | 来源:人文新闻中心 | 作者:教务处 | 点击数:2,313
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二二年
二、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改革开放时代特征和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要求,抓好大学文化建设
四、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努力为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人才
一、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以下最突出的问题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原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贵州民族大学申办,贵州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贵安新区,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34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80万余册,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文、工为主,法、理、管、教、艺、农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下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9个教学单位,开设有4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达1.5万余人,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专兼任教师89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6.55%,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3.43%,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等教学名师30余人,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按照“突出应用、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3+1”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先后与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君子谦行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激发创意、鼓励创新、发展创客、扶持创业”为使命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本校学生于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此外,在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我校亦取得3项全国二等奖,6项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学科建设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努力推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现设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基地,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学会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研究基地,中国民俗学会基地,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100余名学生到校外交流学习。先后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兰塔纳功欣皇家理工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勒阿弗尔大学、英国格林多大学等高校进行交流合作,通过“千人留学计划”项目,每年选派20余名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贵州省第五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贵州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修身、自信、乐学、笃行”的校训,努力把学校建设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信赖、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办学形式: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以工学、文学为主,法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培养目标:人文科技学院作为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贵州省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素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贵州,服务西部,面向全国。
人文科技学院以教育思想观念更新为先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覆盖面较广,种类相互融合,地域特色和学科优势较为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2021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新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区域发展2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依托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8个学科分类共设40个专业(专业学科分布情况见表)。
表1 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方向)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师范标识 |
备注 |
1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工学 |
|
|
2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管理学 |
|
|
3 |
081004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4 |
工学 |
|
|
4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4 |
工学 |
|
|
5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理学 |
|
|
6 |
080717T |
人工智能 |
4 |
工学 |
|
|
7 |
030101K |
法学 |
4 |
法学 |
|
|
8 |
120103 |
工程管理 |
4 |
工学 |
|
|
9 |
120105 |
工程造价 |
4 |
工学 |
|
|
10 |
120104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4 |
工学 |
|
|
11 |
081001 |
土木工程 |
4 |
工学 |
|
|
12 |
082802 |
城乡规划 |
5 |
工学 |
|
|
13 |
082801 |
建筑学 |
5 |
工学 |
|
|
14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4 |
管理学 |
|
|
15 |
12040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4 |
管理学 |
|
|
16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管理学 |
|
|
17 |
120202 |
市场营销 |
4 |
管理学 |
|
|
18 |
120402 |
行政管理 |
4 |
管理学 |
|
|
19 |
120210 |
文化产业管理 |
4 |
管理学 |
|
|
20 |
120801 |
电子商务 |
4 |
管理学 |
|
|
21 |
120204 |
财务管理 |
4 |
管理学 |
|
|
22 |
090110T |
农艺教育 |
4 |
农学 |
|
|
23 |
130103T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4 |
艺术学 |
|
|
24 |
120302 |
农村区域发展 |
4 |
管理学 |
|
|
25 |
040201 |
体育教育 |
4 |
教育学 |
|
|
26 |
130401 |
美术学 |
4 |
艺术学 |
|
|
27 |
130501 |
艺术设计学 |
4 |
艺术学 |
|
|
28 |
130202 |
音乐学 |
4 |
艺术学 |
|
|
29 |
130310 |
动画 |
4 |
艺术学 |
|
|
30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艺术学 |
|
|
31 |
040207T |
休闲体育 |
4 |
教育学 |
|
|
32 |
130504 |
舞蹈表演 |
4 |
艺术学 |
|
|
33 |
050201 |
英语 |
4 |
文学 |
|
|
34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4 |
文学 |
|
|
35 |
050301 |
新闻学 |
4 |
文学 |
|
|
36 |
050306T |
网络与新媒体 |
4 |
文学 |
|
|
37 |
040106 |
学前教育 |
4 |
教育学 |
|
|
38 |
0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文学 |
|
|
39 |
130305 |
广播电视编导 |
4 |
艺术学 |
|
|
40 |
050104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4 |
文学 |
|
|
2021-2022学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总数为15537人,所占比例为100%。其中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校生人数为3208人,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生人数为2016人,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在校人数为1132人,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校生人数为3298人,建筑工程学院在校生人数为2545人,体育与艺术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933人,法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405人。
我校秉承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以稳定人才为基础,以培养和引进人才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涵发展,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骨干稳定,数量充足,业绩显著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积聚了力量。
2021-2022学年,学校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36.5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3.43%。
专职教师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79.04%,全校专职教师总数219人。
表2 教师职称结构表(比例%)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及其他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75 |
8.40% |
251 |
28.14% |
155 |
17.38% |
411 |
46.08% |
注:1.统计时间为2021-2022学年
2.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文件
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03人,占教师总体比例的11.55%。
表3 教师学历结构表(比例%)
博士 |
硕士 |
本科及以下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103 |
11.55% |
552 |
61.88% |
237 |
26.57% |
注:1.统计时间为2021-2022学年
2.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文件
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扎实基础,年富力强,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表4 专任教师教师年龄结构表(比例%)
55岁以上 |
46-55岁 |
36-45岁 |
35岁以下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84 |
9.42% |
103 |
11.55% |
242 |
27.13% |
463 |
51.91% |
注:1.统计时间为2021-2022学年
2.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文件
按照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不同阶段人才需求的状况,出台和完善《贵阳人文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关于鼓励教职工在职学习(进修)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形成了学校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新优势。
2021-2022学年,我校普通本科学生为15537人,教师892人,折合在校生数与折合教师数之比为17.42:1。
学校课程建设依托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以及超星慕课等资源,立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着力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如下: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2021-2022学年,全校共开设课程1137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以及《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的通知》(黔教民函【2019】521号)的规定,我校组织各学院对各专业新年级制定了新的本科培养方案。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以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类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为“平台”,以课程为“模块”,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确立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立宽口径科学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的新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几百门线上慕课供学生选修,以便拓展学生的素质,并进行分方向教学,满足人才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
规范课程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学校明确规定,各学院设置的课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合理、考核内容、考核要求等,分别编制课程大纲、实验大纲。课程大纲不得随意更动。如确需更动,须提出申请,经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同意、所在教研室的教研室主任审核批准后方可。
购买网络课程资源。为弥补素质拓展课和部分通识课的不足,学校购买部分网络教学资源和录制校内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
表5 实践教学、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科门类 |
学分 |
理论教学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 |
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 |
必修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 |
法学 |
170 |
140 |
30 |
17.65% |
98 |
42 |
30.00% |
工学 |
1711 |
1534 |
177 |
10.34% |
1018 |
516 |
33.64% |
管理学 |
1644 |
1445 |
199 |
12.10% |
954 |
491 |
33.98% |
教育学 |
492 |
420 |
72 |
14.63% |
291 |
129 |
30.71% |
理学 |
160 |
148 |
12 |
7.50% |
106 |
42 |
28.38% |
文学 |
985 |
874 |
111 |
11.27% |
631 |
243 |
27.80% |
艺术学 |
1314 |
1070 |
242 |
18.42% |
732 |
338 |
31.59% |
农学 |
162 |
145 |
17 |
10.49% |
92 |
53 |
32.72% |
学校建立主讲教师准入制度,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并指定1-2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同时要求学校的返聘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严格执行新进人员和新开课人员试讲制度,严把教学准入关。
2021-2022学年开设的课程中,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占教授、副教授总数比例的100%,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数为415门,占课程门数的比例为36.50%。
2021-2022学年,学校用于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投入为3385.08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178.72元。
表6 2022年生均四项经费情况统计表
年 份 项 目 |
2022年 |
学生人数(人) |
15537 |
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万元) |
3385.08 |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
2178.72 |
注:1.统计时间为2021-2022学年
2.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文件
教学行政用房17.9万平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1.53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2.41平方米。
学校目前仍与贵州民族大学的图书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共享,学校学生享受与贵州民族大学学生在图书资料使用方面的同等待遇。同时,学校也自设图书馆。目前设有人文社科书库、文学书库、自然科学书库、艺术类图书书库、过刊书库及4个阅览室。通过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形成了藏、借、阅、管、检五位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管理体系。图书馆100%以上纸质文献实行开架借阅,网上电子文献资源每天24小时开通。同时,学校自身也积极加大图书资料的采购量,图书馆现有图书80.59万余册,电子图书63.33万种,电子期刊15.73种,电子资源共计5.8万GB。阅览室和书库每天开放12小时,日均入馆读者约2000人次。图书馆还在原有电子资源订阅基础上新增了学位论文资源,微信文献传递服务资源,电子期刊资源等,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赞誉。图书馆合理规划馆内空间设计,在原有基础上增设600个阅读自修座位、建立了电子资源下载专区、在大学城校区设置学生专属自修座位共计275个,建设了一间教师研修室36座。目前我馆总计阅览座位为2359个。2021年,图书馆正式启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上线,便于读者及时获取图书馆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动态查询读者个人图书借还相关事宜。备受读者青睐。每学期图书馆都要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读者”、“4.23读书日系列活动”、“读书分享活动”、“读者之星”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提供了保证。此外,图书馆在每个楼层都制作有不同主题的挂画宣传。二楼是“贵州圣贤”,三楼是“贵州红色文化”,四楼是“建党一百周年”主题展;五楼是“艺术与图书馆”,六楼是“贵州世居民族”主题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及艺术熏陶。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7229.03万元,生均0.47万元。其中,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9.15万元,增长1.51%。
一是学校以大学城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教学平台的建设步伐。依托贵州民族大学实验实训平台,保证了新校区日常教学需要;优化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学校依托校园网,建成了网络教学服务、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设备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学信息平台,有效支撑、服务本科学与管理。
二是深入推进本科质量工程,巩固教学主体地位。学校坚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系统、高校运转的管理机制,制定了本科质量工程相关规章制度,对改革项目立项、管理、验收等环节均制定详细的条例和措施。同时,学校积极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明确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项目给予不低于1:1配套经费支持。
三是制定教学改革成果奖励办法。学校建立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并提高奖励标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对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改革领域申请的教改课题,学校加大奖励政策,提高教学质量,以保障教师职称提升。
四是学校构建了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采用多样化、联动式的监控方式,对本科教学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质量监控,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的运行原则,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截至2022年11月,我校共有各类实习实训基地228个,能够充分满足我校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8个学科大类的40个本科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训基地学习过程中能更直接、更实际的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我校众多人才培养方式中,有着自己特色的培养举措之一。以法学专业为代表,法学院先后与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贵阳市仲裁委员会、贵州法以正律师事务所、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贵阳)、贵州储瑛律师事务所等省内地州市52家实务部门签订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基地遍布贵州省每一个地专州县市,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了良好平台。
我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不仅重视各学科和专业理论知识,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实操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加强对实践过程的考核,从“结果”考核向“过程”倾斜,使学生认真对待实践中的每个环节过程。构建了以学科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三层次有机结合,并与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开发支撑型、社会服务区域型”的发展定位,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社会信赖、民族团结、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在根据新修订的《人文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模板及相关表格做了修改,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指导教师意见表、评阅教师意见表、答辩记录表和成绩报告单,将新修订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表格纳入《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一直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程设为必修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强调全体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学校还创办了人文众创空间,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迄今为止,拥有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30余项,举办各类双创培训讲座、沙龙15场,参与学生1800余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投入150万元,获得资助金额100万元,创新创业奖学金金额达100万元。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与二本大学差异不大,教学大纲也基本上是二本大纲的拷贝版,对民办高校的学生针对性不强;教材内容注重概念多,关注方法论和实操性少。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德立人,以人立教,以特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办学理念,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直接面向生产一线“会一行、知一类、能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一是淡化学科分工,使学生尽可能扩大视野;突出方法论学习,使学生有继续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是学校按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强于二本大学,在理论基础上优于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探索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校探索“3 + 1”模式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大学4年制课程设计中,前3年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第4年进行实习实训,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是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比例,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权利,通过学生的自由选择,形成不同学生各自的知识能力结构。
四是在培养模式上,以目前的“专业模式”为基础,充分吸收“课程模式”的优点,使课程变得富有弹性;适当减少课程的授课时数,留出开设新课程的足够空间,使课程具有“可组合性”或“可拼装性”。
民办高校的学生有许多特殊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应该多样化,这是我们一直认真探索的课题。近年来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推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实验;减少理论课的授课时数,增加实践课的课程份量,使学生不仅能动嘴,还要能动脑、动手,进入就业岗位后能较快地上手,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一是把学历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学历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职业资格的考试内容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校内外)专家担任专业课教师,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验、实习实训、毕业实践(论文)质量,逐步做到“三双”培养模式,即双师教学、双科培养、双证毕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以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基础,举全校之力并广泛借助社会力量,组织精干力量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使教材内容尽量适应民办高校学生知识基础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
三是同省内学校、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共享型实验室、实训基地;与省内行业企业联合建立培训中心。在大四阶段,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提前进入就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改革考试方法。促进考试方式从应答性考试向创作性考试转变,对不需要过分记忆、逻辑性很强的课程,用开卷和半开卷考核方式,用综合应用答辩、写论文和调查报告、口试、学生自己出考题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检测;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课程设计、实验测试、作品制作等考核方式,将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作为评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各级党政领导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将本科教学重大工作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党政联席、校长办公会经常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将教学工作纳入教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实行各级领导听评课制度,校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均参加考学检查,期中检查,假期返校检查和期末考试巡考等。及时回复书记校长信箱,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
聘请退休老教授为学校教学督导,对教学运行进行全程监控。主要工作包括听课与评课、巡视专访与专题调研以及指导青年教师等,并定期召开教学督导会议,对教学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解决。
学校坚持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例会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持,参加人员为各学院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和教学督导组成。例会具有研究、交流、学习和布置工作四大功能。本学年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例会8次,中期教学检查反馈会2次、教学秘书工作会4次、教学督导工作会3次。研究讨论教学工作议题66个,涵盖质量工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素质教育改革、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保障等多个方面。
为规范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都开展教学专项检查,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有效地监控教学秩序,严明教学纪律。同时,为了深入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效果,学校实行领导、督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听评课制度,听评课分随机听评课和重点听评课两类,规定听评课人员做好记录并当场向任课教师反馈意见。
为确保教学稳定运行和常规管理,学校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评教活动,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质量。2022年度,本科生参与评教134261人次,督导参与听课24学时,校领导参与听课112学时,学生普遍满意度较高,基本可以达到95%以上。
学校共有10512人参加了体质测试,及格人数为5643人,及格率为53.68%。
2022年,学校共有毕业生4926人,其中取得毕业证书4926人,毕业率达100%。授予学士学位人数4915人,学位授予达99.78%。
2022年,学校毕业生数4926人,初次就业人数3499人,初次就业率达71.03%。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升学72人;政府机构359人;事业单位151人;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135人;企业1766人;其他1016人。
根据我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表的反馈信息,100%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踏实肯干,工作任劳任怨,道德品质良好,文化素质高,组织纪律强,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有少部分用人单位建议我校进一步加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开拓精神培养。分别走访市州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单位。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整体比较满意,总体评价如下:一是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组织纪律等方面整体较好;二是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综合能力较好;三是学生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方面整体状况表现较好;四是工作积极、勤恳努力、追求进步、善于团结。毕业生总体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为了办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我们将围绕“建立一个体系,抓好两大工程,进行两项探索”(即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抓好专业学科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两大重点工程,全面增强学校的实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两三项探索)的思路,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专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助教制度和院聘教师职称系列,完善教师的职业准入;开展示范、观摩教学、以老带新和集中备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严格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学水平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聘请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或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品牌专业建设规划。依照市场需求导向原则,选择少数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争取在不久的时间内办出较高知名度。三是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以省级精品课程的验收标准为目标,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建设学校的精品课程。按照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条件,遴选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拟出课程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在办学条件、经费、人员等方法给予倾斜。四是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以学校建设的品牌专业为依托,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为基础,结合专业课教学的需要,组织教学名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本校专业课教材,逐渐形成自己的教材系列。
二、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改革开放时代特征和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要求,抓好大学文化建设
一是博采名校精华,凝练办学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完善校训、校歌和形象识别系统等,倡导和培养员工的共同愿景并逐渐形成自身的大学精神,增强员工和学生的认同感、凝聚力、向心力。三是在全校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有鲜明特色、独具竞争力的且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四是强化品德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培养“人为为人”的大学精神。
(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是实施课程体系创新计划。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推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实验,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科技类专业的互补性和艺术类专业的陶冶性,广泛开设各类素质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课,以达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实施第二校园学习经历计划。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插班学习,实现高校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三是实施国内外大学双学历教学计划。每年选派一批学生到英国格林多大学、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和勒阿弗尔大学修读学分,开展2+2”、“3+1”模式联合办学,互认学分、互授(联授)学位。
进一步完善实行“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发展要求,充分论证,大胆创新,实施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优化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创新需求相互协调。
(二)探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一是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公共基础课阶段打通文理界限,人文社科类学生要补习数理基础,理工类学生要补习人文基础,所有学科都要开设应用文写作课和书法课;尝试在思政课程中增加伦理道德的教学内容;二是模块式课程设计改革。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区域性经济建设服务。
四、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努力为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人才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于2014年初在我校挂牌成立。该基地集中致力于包括贵州省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研究。2015、2016年,分别组织编撰了中国首部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2016)。
为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校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发展简史”、“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要”等课程。
借助区位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孔学堂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开设《贵州省情》视频公开课,专设《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章节。开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贵州世居民族发展史》等素质选修课。举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黔西北彝族文化》等专题讲座,提高广大师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2015年10月获批为“全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成为首个获得该荣誉称号的挂牌独立院校。2015年12月批为“贵州省第五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
一、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以下最突出的问题
(一)自有教师总量仍不足
与在校生规模的大幅激增相比,我校目前的自有专任教师队伍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新增专业生师比仍然偏高。有的学院缺乏人才储备和调剂空间,一旦个别教师因故不能排课,就影响该专业的整体教学安排;与师资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师资来源比较单一,关系到教师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师资社会来源和资源流动配置体系尚未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
(二)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师资队伍结构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就我校整体而言,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学科带头人地位的人才资源仍然严重紧缺,大师级人才和拔尖人才数量不足,对学科发展的支撑不够,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瓶颈。
由于学科带头人和凝聚力的缺乏,师资队伍中团队效应不够明显,教学科研创新所需的组织建构尚未完成,教学科研活动相互分散和封闭的环境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学科普遍存在研究方向和力量分散,无法承担大型研究项目,难以提高学科水平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师资队伍主体的情况下,青年教师自主培养应成为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紧迫任务,但与师资引进的力度相比,在师资培养方面还相对不足,有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
在以聘任制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改革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还相对滞后。现有考核制度偏重结果评价,未充分反映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量化考核容易流于形式,并导致教师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应而忽略长远发展。浮躁的学术环境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涌现,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
(四)办学经费紧张,压力巨大
学校刚转设成功,为民办高校,经费基本来源于学费、住宿费及投资商投入,而公办院校生均学费补贴与民办高校相比,两者差距巨大,再者学校大学城校区的建设投入已近10亿元。这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学校拟加大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一是鼓励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二是完善引进人才政策,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校专业发展急需的短缺人才。不断扩大高层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
我校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比例较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我校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新进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新参加工作2-3年内或之前未在高校工作过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指导,通过“双向选择”建立传帮带联系,充分发挥老教师以及返聘教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案交流、教学展览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活动,并组织青年教师现场观摩比赛和评估优胜者的课堂教学,调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2022年11月22日